警惕“第五高”:大学生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指南

发布时间:2025-03-14编辑: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资料显示:北京市男性健康体检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自2020年的21.18%升高到2022年的24.34%。2024年年轻男性的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竟高达52.1%。大学生中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也不容乐观。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起痛风,还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因此,了解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对于保障大学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生成和排泄处于动态的平衡。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即称为高尿酸血症。根据我国指南,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二、大学生高尿酸血症高发的原因

1. 饮食因素:大学生饮食普遍存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特点,尤其偏爱火锅、烧烤、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同时,大量摄入高果糖饮料和食品也会干扰尿酸代谢,增加血尿酸水平。

2. 缺乏运动:许多大学生多以久坐学习、娱乐为主,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导致身体代谢能力下降,影响尿酸的正常排泄。

3. 肥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组织会干扰尿酸的代谢和排泄,且肥胖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尿酸代谢紊乱。

4.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史的学生,发病风险更高。

5. 性别因素:男性大学生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激素水平、饮食习惯及代谢特点有关。

三、大学生如何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1. 健康饮食: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每天至少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

蔬奶充足,限制果糖。每天摄入不少于500g新鲜蔬菜,300ml以上的奶及奶制品,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为200~350g。避免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和高果糖食品。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定时、规律性饮水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首选白水,也可选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苏打水。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应限制饮酒。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5~30g。生冷食物可能增加尿酸盐结晶析出,诱发痛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少吃生冷食品。

2. 坚持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促进尿酸排泄。

3.控制体重:

大学生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18.5~23.9kg/m2。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避免肥胖。

4.定期体检:

每年体检,进行血尿酸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四、药物治疗

对于血尿酸水平过高(>540μmol/L)或伴有其他并发症(如痛风发作、肾功能损害)的学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五、结语

高尿酸血症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高发,但通过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定期体检等措施,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我们呼吁广大大学生重视自身健康,积极行动起来,远离“第五高”的困扰,拥有健康体魄,享受美好大学生活!

温馨提示:其它的四高都是谁?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