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暖心录 | 以医术传温情,用仁心获赞誉‌

发布时间:2025-04-11编辑:

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校医院不仅是师生健康的坚强后盾,更是用医术与温情编织希望的地方。2025年3月,校医院接连收到多封来自师生和上级部门的表扬信与锦旗,多位医护人员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这些暖心故事,正是校医院践行“医者仁心,服务育人”理念的生动缩影。

内科“春风医生”业乾玥:以心换心,做患者的倾听者

内科诊室内,业乾玥医生被师生们口耳相传为“定心丸”。面对身体不适的师生,她总能以春风化雨般的沟通抚平他们的焦虑。3月初,内科的业乾玥医生收到一封学生的实名感谢信。信中,学生动情地写道:“业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我们,不仅认真分析病情,还结合自身经验给出建议,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业大夫始终秉持“问诊要细、解释要透”的原则,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和春风化雨的沟通方式,成为校医院医护团队的典范。同时,她将这份关怀延伸至诊室之外,主动随访患者的恢复情况,用持续的温度守护健康。

骨科“妙手神医”王大立:精准施治,助学子重拾行走自由

3月19日,一名学生专门为王大立医生送来锦旗,上面写着:“医术精湛,医者仁心,感谢负责任的王大夫,让我重新拥抱行走的自由”。这记录了王医生凭借精湛医术精准诊断,悉心制定治疗方案,助脚踝扭伤学生快速康复的暖心故事。

次日,又有教师患者专程前来表扬:“王老师不仅专业,还耐心帮助复位,恢复效果特别好!”短短两日,锦旗与赞誉纷至沓来,印证了王医生“以技术守护健康,用真诚赢得信任”的初心。

放射科“影像双锋”周艳、陈苗苗:规范与温情并行的护航使者

放射科检查室前,周艳和陈苗苗老师总能用专业与巧思化解等待焦虑。面对紧急检查需求,他们既严守操作规范,又灵活协调安排,耐心解释每项检查的意义,积极为师生解决实际困难。“既有规矩,又有温度!”——这既是患者对放射科的褒奖,也是校医院全体科室的服务准则。

财务科“微笑天使”团队:医保服务的暖心护航人

同期,校医院财务科收到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发来的表扬信,点名表扬琦丽格尔、王烨、胡艳洁、张海燕、赵立仙、徐京京、孙岩等7名老师。在医保报销窗口,她们用高效与细致架起保障线,面对复杂的报销流程,她们化身“政策翻译官”,将条款拆解成通俗指南;遇到异地就医的难题,主动协调多方资源。信中称赞他们“敬业奉献、敢于担当”,以高效细致的服务为师生医保事务保驾护航,彰显校医院后勤保障团队的卓越风采。

image.png

分诊台“全能指挥官”成丽艳:门诊高效运转的隐形守护者

内科门诊的分诊台,是成丽艳老师施展“十八般武艺”的舞台,她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是维持秩序、合理分流的“指挥官”,更是守护师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她是“活地图”,精准分诊,她熟记每位医生的专长,将患者精准分流到相应诊室,确保就诊高效有序;她是“多面手”,身兼数职,从心电图、血压测量到捐赠药品发放、白衣换洗,从日常整理到外勤保健,她用专业和细心协助医生保障门诊工作顺畅运行;她是“暖心人”,用心服务,面对焦急的患者她耐心安抚,面对突发情况她沉着应对,用实际行动温暖关怀着每一位患者的心。

3月10日下班前夕,内科门诊迎来一位难受不已、不停呕吐的同学。成老师迅速反应,完成分诊、量体温,还贴心安抚同学。即便已经下班,成老师毫无怨言,协助医生将学生送上转诊车。全程陪伴,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

从内科到骨科,从放射科到财务科,这些暖心故事是校医院践行“医者仁心,服务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从精准诊断到暖心护理,从高效服务到持续关怀,每个岗位都在书写着健康校园的温暖篇章。

健康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正如春日暖阳润泽万物,这些白衣天使们正用专业与温情,为校园注入生生不息的健康力量。每一封感谢信、每一面锦旗,都是对校医院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未来,校医院将继续以精湛医术为矛,以人文关怀为盾,守护师生健康,共建健康校园!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