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疫情常态化下如何保护耳朵健康?

发布时间:2021-02-26编辑:


2021年3月3日,是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人人获得听力健康这一天同时也是世界听力日今年其主题:“关心所有人的听力健康

据全国第二次抽样调查数字统计,到2021年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为2054万,占残疾人1/4,为残疾人总数首位。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采取必要的康复手段外、积极开展预防,对防止耳聋发生、控制耳聋数量有积极意义。听力语言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阻碍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专家指出,爱耳日活动的实施,每年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万2万名,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提高公众的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意识,普及安全用耳知识,及早发现听觉障碍

疫情常态化下如何保护耳朵健康,专家建议我们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疫情期间,很多人改变了生活作息,开始晚上睡觉越来越晚,熬夜越来越多,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响了,出现所谓的耳鸣。目前为止,耳鸣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比较明确的是:缺少睡眠或者情绪焦虑紧张,都可以导致耳鸣。耳鸣是身体的一种信号,它提示我们可能出现了内耳供血不足的情况。如果出现耳鸣,我们就应该尽快调整作息时间,保证良好的心情、规律的生活和充分的睡眠,尽量避免过度熬夜,因为睡眠剥夺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等等。

 

二是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噪声。现在每一个家庭里都有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可能噪声又给我们带来危害。所以在使用这些家用电器的时候,要尽量的把噪声降到最低,用过之后应该关掉开关。平时我们接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等等都要把音量调到适中,避免影响家人或邻居。

三是合理使用耳机。现在耳机已经成为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校园里挂着耳机的学生四处可见,长时间佩戴耳机,对听力是有伤害的。很多人听音乐、上网课、看电视、打游戏甚至做运动时都会佩戴耳机,长时间佩戴耳机后,有些人就出现耳痛、耳鸣甚至耳闷堵感等,甚至有些还出现听力下降的问题。所以,建议耳机每次佩戴的时间要控制在30-40分钟,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未成年人建议不超过2个小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一般保持在40-60分贝,避免耳机给我们带来的损伤。安静的情况下,耳机对听力的损伤是比较小的,但是在噪音环境下,我们会不自觉地调大耳机音量,在不知不觉中损伤听力。所以,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佩戴耳机。如果长期佩戴耳机已经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也不建议再佩戴

 

四是不掏耳朵。正常人外耳道都是弯曲的,会产生耵聍,也就是耳屎,耵聍对于正常人来说具有维持外耳道环境及防御保护的作用,可以很好保护耳道皮肤和鼓膜,如果反复清理或者清理不当(比如去一些不正规机构采耳),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症,造成细菌或真菌感染。所以,尽量不要去掏耳朵,尤其是用不干净的器具或者是用力不当,这样更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五是耳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比如耳朵痛、耳朵流水,需要识别这些方面的表现,该看的必须去医院就诊,可以暂时不看的需要家自行护理。那么哪些情况可以暂时在家呢?比如原来已经有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湿疹,以及有慢性中耳炎的病史,在居家期间出现了耳朵痒或者耳朵痛这些症状的话,跟平时发作没有太大的区别,就可以在家里用一些药物控制。但是如果症状变化或加重,或者耳流脓的性状发生变化,原来稀薄或者粘稠的脓液,变成了血性的脓液,或者像豆腐渣一样,并且疼痛加重,就应该立即到医院去就诊。

六是疫情期间,要注意休息,合理膳食,调整好情绪,尤管控好慢性避免过度疲劳。很多人,尤其是老年朋友们,本身就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的慢性疾病,由于比较紧张担心,可能会出现眩晕、耳鸣、突发性听力下降,甚至伴有头痛等一系列问题应该及时就医,避免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耳鼻喉科 杨晓琦 李丽


注: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