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看雾霾

发布时间:2016-10-27编辑:

雾霾的成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人们常常将雾和霾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l 什么是雾和霾

我们日常提到的“雾霾”天气,就是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 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的现象。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几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见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而霾则是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几微米以下的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通常把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之间则形成雾霾。现在公共关注的雾霾则主要是由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微米以下的微小烟尘、粉尘及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等颗粒物以及水滴叠加形成的。出现雾霾时,空气往往较浑浊,有时呈灰色或黄色,甚至红色。

l 形成雾霾天气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形成雾霾天气的气象因素有四个:一是相对湿度比较大,就是空气中要有相当的水汽,且水汽含量比较高;二是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三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四是要有降温条件等。气象因素是形成雾霾污染的外因。

l 一年四季都可能产生霾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产生霾,不只是在冬天。比如春季北方的沙尘暴、夏季的光化学反应、秋季秸秆焚烧等都会引起霾,冬季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更容易形成霾。

什么是PM2.5

l 什么是PM10、PM2.5?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10和PM2.5分别指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2.5微米的颗粒物(人类纤细头发的直径大约是50-70微米)。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两个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l 颗粒物的成分

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

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一)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二)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

燃烧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硫和氮 PM2.5可以由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较多。

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都会产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即使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如此;同理也适用于焚香在室内,及燃烧蚊香。

l PM2.5的组成主要有哪些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它的组成十分复杂,是各种各样固体细颗粒和液滴的“大杂烩”,化学成分高达上百种。

其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以及各种金属化合物等。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